首页 > 视频 > 新闻视频

​钱排双合二期工程推进东岸村落老建筑底蕴深厚

摘要:

“山水双合”一期工程完成,其山水之美及风格一致的靓丽让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成“网红”,成我市乡村振兴一个典范。

修缮后的登龙书院。

登龙书院追远堂内插屏。

登龙学舍。

登龙书院石鼓门墩。

插屏内镶嵌《群仙贺寿图》粉彩砖画。

学舍内寿字纹窗花。

墙绘飞龙若隐若现。


茂名网讯 “山水双合”一期工程完成,其山水之美及风格一致的靓丽让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成“网红”,成我市乡村振兴一个典范。近日,记者再次走进双合村,了解该村正在推进二期工程,打造东岸村落。二期工程建成后,双合东西两岸将成为一个整体,既有共点又各自有特色,该村的文旅体量将会更大。

记者浏览二期规划图,从中看到,除依山傍水打造自然美景外,该村的历史底蕴是打造的重点之一。双合村东岸分布有多个祠堂,其中以李姓以及刘姓家族为主。这些祠堂在岁月的冲刷中有所损毁,但丝毫没有掩盖他们的历史气息。这些老祠堂凝聚了400多年来双合人的生活点滴,其中登龙书院和登龙学舍是代表性建筑。这两座有教书育人村史底蕴的老建筑将是打造的亮点之一。这些老建筑可以让后人了解先祖的发展脉落,也可以让游人了解当地的历史。

登龙书院和登龙学舍前身是李姓先人的祠堂,后作为学堂传授学识。登龙书院,位于村之南,为纪念当地李氏落基祖(一世祖)李雍公而建。书院近年已经修缮过。书院门额处是“李雍公祠”四字,门联是“高高在上尊亲地,断断无他敬爱心”。据村民介绍,这副对联是副“藏头诗”,高断,是老村名,将村名嵌入联中,既让后人住了老村名,又让人知道要尊敬先人。脊上的牌坊上是“登龙书院”四字,上有“双龙戏珠”装饰。该祠是二进结构,占地约400多平方。据族人介绍,原建筑于1971年被毁,1994年按原基重建,2009年族人捐巨资仿古重修。祠内的老物件及有关碑记,记录了这里的点点滴滴,既有历史事件又有族人中的杰出人物。

登龙学舍是纪念东岸李氏五世祖李瑞芳而建,在村中小学后面。登龙学舍基本保持原样。这是一座占地约1000平方的二进前有二厢房的闭合院。厅中梁下壁画书法仍清晰,部分仍是原迹。墙中花窗为篆体,“寿”字型是一特色,梁上的斗拱结构雕刻精致,游人可在此领略当地清代的建筑特色。正门有“登龙学舍”字样,门联是“登仕勋名承祖荫,龙门声价景前徽”。这也是一联藏头诗,也是一联鼓励后奋进的对联。在西岸,同为纪念五世祖的“幹卿李公祠”(详见本报2月24日第三版《180年老屋现存两块有“翎”古匾》与东岸的“李瑞芳公祠”所纪念的同为五世,在当地的发展中贡献不小。

采访当天,学舍内数名小朋友在玩耍,开心地追逐着。曾经,这里是村中几代人学习的殿堂。记者从规划图中了解到,登龙书院和登龙学舍前的广场将有小改造,以让外景更衬老建筑。

东岸打造注重文化味。除了书院与学舍,东岸还将打造“双合大学堂”,结合现有民居及新增的小型建筑群落,为双合学风传承、自然研学等多种活动提供理想场所。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甘扬松摄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光耀

编辑:李慧敏

视频编辑:吴云杰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