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吟唱诗词养身心

摘要:

人到晚年,最怕孤独和由此产生的诸多烦恼。

■黎洁

人到晚年,最怕孤独和由此产生的诸多烦恼。退休了,离开原来的群体与工作环境,过上居家生活,接触的人少了,生活面窄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恼,而我国古代文人常创作一些有益养生的诗词来慰藉心灵。

白居易的《负冬日》中,提及气功的养生法,用调节呼吸节奏来调养身体,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诗中说,诗人自己一到冬天,就“负暄闭目坐”,结果“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可见,闭目打坐,对养心有不错的效果。

“羽虫见月争翾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苏东坡一生坎坷,却达观淡泊名利。诗句说的是,苏东坡站在如水的月光下,将长发散开,频频梳头,梳得头脑清醒,筋骨舒畅。苏东坡曾言:“梳头百余梳,散发卧,可熟寝至明。”

“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鲜烧汤。”陆游“洗脚诗”中所言的热水洗脚,实际上是包含了科学的保健原理。泡脚可气血通畅,舒经活络。

陆游享年85岁,这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他在诗中留下了许多的养生经验,“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他说出了睡眠的重要性。

嵇康在《答难养生论》中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这指的就是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乃是养生的大害。

自从退休以后,吟唱古诗词,成了我老年生活的一部分,细雨绵绵之日,月明风清之夜,我都要花上一时片刻,兴趣盎然地吟唱几首,爽朗之声,从窗口传了出去,常常有左邻右舍开窗笑曰:“老之将至,清音常在。”我则笑问:“唱得如何?”邻舍亦笑曰:“较之那些追星族们声嘶力竭的嚎唱,倒实在是好听得多!”我一听,那份怕吵了邻舍的担忧,也就释然。闲时读读诗词,增长知识之余,也能怡情养生,何乐而不为?

编辑:李慧敏

初审:许  泰

终审:张  越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