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基础教育“领头羊”——华南师范大学在茂名滨海新区建的附属学校就要开学啦!提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不少家长都会连声称赞,“学霸”“别人家的学校”。如今“别人家的学校”来到了滨海新区,成为了“自家的学校”。
学校大门示意图。(本版图片均为效果图)
茂名网讯 广东基础教育“领头羊”——华南师范大学在茂名滨海新区建的附属学校就要开学啦!提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不少家长都会连声称赞,“学霸”“别人家的学校”。如今“别人家的学校”来到了滨海新区,成为了“自家的学校”。作为茂名投资热土创新高地,茂名滨海新区的发展引人瞩目。“筑巢引凤”,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到滨海新区工作、创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所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将于今年金秋9月正式开学。首期将招收小学1-6年级、初一学生。茂名滨海华附将发挥华附品牌影响和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茂名滨海新区乃至茂名及周边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和营商环境。
美术教室。
书法教室。
师资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引领
秉承名校基因,茂名滨海华附从筹建开始就受到外界的强烈关注。这是一所按十二年一贯制规划建设的寄宿学校,由华南师范大学派出管理团队,学校含魅力小学、质量初中、多元高中,可提供10000多个优质学位。据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校长廖莉博士介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的落地生根是茂名滨海新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学校从建设以来,一路得到茂名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从工程建设到师资组建,各级政府给予学校大力的政策扶持,护航学校的发展。
茂名滨海华附由华南师范大学直接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学校位于茂名滨海新区博贺湾新城华附路1号,依山傍海,地势开阔,环境宜人,交通便利。学校占地312余亩,总投资约13.9亿元,按广东省一级学校标准设计建设,书山、学海与心田融为一体,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乐园。学校含魅力小学、质量初中、多元高中,可提供10000多个优质学位,首期将于2021年9月1日开学。
茂名滨海华附由华南师范大学派出专家团队领衔治校,将定期组织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团队到校指导工作。从办学论证、师资培训、专项视导、学科建设、课程设置、评价考核等搭建全方位的教育支持体系,以确保学校的科学有序发展。
校园鸟瞰图。
侧门。
办学目标
办一所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学校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廖莉说,茂名滨海华附办学目标非常清晰,是“一所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学校”。
作为滨海新区引入的第一所优质民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专业资源,扎根于茂名滨海新区的发展热土,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提出了办一所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具有全球化意识的下一代创新者的育人目标。廖莉寄语:“为未来的学习作准备”意味着把现在每一步的学习都变成未来学习的新积累。滨海华附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即全球意识,在开放联通的信息时代,学生应当学会和来自不同领域、文化、价值体系的人们合作,以解决复杂问题并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两种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四种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健康素养和环境素养。学校致力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简约大气的校前广场,高耸入云的红色钟楼。茂名滨海华附有近万平米的图书馆;超规模的运动场地,两个体育馆,两个游泳池,一栋9层艺术楼、AI教室、STEAM创客空间、心理辅导室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海学校将让学生在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乐学、善思、合作、探究。
STEAM创客(航模)。
音乐放松室。
品牌定位
“未来智慧,教育未来”
茂名滨海华附以“未来智慧”为办学理念,塑造面向未来的教育。用“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
华南师范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茂名滨海华附刚成立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茂名滨海华附的办学目标:办一所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学校;品牌定位:“未来智慧,教育未来”;校训:传承创新 面向未来;校风: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教风:有教无类 教学相长;学风:乐学 善思合作 探究。
学校将扎根本土文化,面向未来教育,致力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
林间课堂。
艺体广场。
课程特色
“智慧教育”课程
为未知而教,支持积极的学习,进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它支持我们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廖莉说,茂名滨海华附会将“智慧教育”课程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智慧教育”课程包括了尊重个体差异的生命课程、重视智慧生成的生活课程、适应学生发展的生长课程,教授知识,通达智慧,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
生命课程:尊重个体差异。“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远离名利之争。身在其中,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来自师长的善意,感受到学校对生命成长的期待。”生活课程:重视智慧生成。教育的初衷,源于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学校课程应该是一个统一于生活的整体,学科之间应该相互包容或融合,反对科目之间相互对立。”要重视“智慧”的生成,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获取了知识,却未必就能生成智慧,智慧高于知识。生长课程:适应学生发展。只有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纺织出一幅和谐的图案,把对学生直观理解来说各有其内在价值的不同教学内容,调整到各个从属的循环周期中去。我们必须在合适的季节收获合适的作物。”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自由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何康源 谢荣艺 通讯员廖莉 潘金香 罗越美
编辑:关杜花
初审:许 泰
终审: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