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专题

开拓创新谋发展 锐意进取谱新篇

摘要:茂名市博雅中学励精图治、共谋发展,谱写着学校发展的绚丽篇章,博雅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引领莘莘学子怀揣梦想,给力前行!

茂名网讯 茂名市博雅中学(原茂名市第十五中学)创办于2003年,现有南北两校区,校园面积51亩,建筑面积33870平方米,教学班90个,在校学生4500多人,教职工272人,是市教育局直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恪守“博学儒雅弘毅致远”的校训;以教育信息化为载体,实行“五个统一、两个同步”的两校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围绕素质教育目标,大力开展陶艺文化、心理健康、科技创新和足球等特色教育项目;充分发挥2个省名师工作室和1个省学科示范教研组的示范、辐射作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取得了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多才多艺”的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博雅中学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堂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党建+师德师风建设

博雅中学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的师德,把师德师风建设与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结合起来,在教师中倡导讲师德、讲学习、讲奉献精神,使得全体教师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使全体教师恪守师德规范,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茂名市博雅中学教师的良好形象,有3位教师被评为茂名市“师德标兵”。同时,学校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党员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党建+陶艺创新教育

博雅中学陶艺教育以“陶说好心茂名”为主线,开展陶艺动漫特色教学。在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创立了“博雅中学新陶艺工作室专题网络学习空间”。学校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陶艺大赛有1人获金奖,1人获银奖,并得到广东省教育学会李学明会长的高度好评。38件“陶说好心茂名”瓷板画作品参加茂名市书画迎春展在茂名市图书馆展出,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党建+智慧教研

博雅中学党委以2个省名师工作室为依托,通过“互联网+工作室+课题”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工作室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牵引,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2018年共送课下乡12次,其中该校与高州泗水中学开展城乡结对同步教研活动在高州电视台报道。丁汉玲名师工作室网络研修线上人数达到12.6万人。茂名市博雅中学被省教育厅向教育部推荐为“2018年全国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五个单位之一,张月丽老师参加22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获基础教育组一等奖(全省共六个人获此荣誉)。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实现两校区跨越式发展

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

实现两校区跨越式发展

2012年6月,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直属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原茂东学校并入博雅中学,成为博雅中学南校区。为达到精细化管理目标,博雅中学创新管理模式,两校区实行“五个统一、两个同步”管理,即:一套班子统一领导,专任教师统一调配,教学班级统一编排,教育教学统一要求,岗位绩效统一考核;年级组同步管理、备课组同步教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校区发展,共投入3000多万,对南校区的硬件设施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经过六年多的发展,现代化的南校区已经呈现,南校区办学规模也由合并前的18个教学班800多在校生发展到今天的42个教学班在校生2200多人。

以信息化为载体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一是构建“学生自主+智慧学习”的互联网智慧课堂。博雅中学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鼓励教师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变革教学形式与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智慧的教与学,促进了学生实现符合个性特征的智慧成长,也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二是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大力推动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激发老师们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的兴趣和潜能。陶艺专业社团荣获广东省“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立项项目。2018年11月该校被省推荐参评全国信息化典型案例,获广东省课堂资源征集集体奖。在2018年广东省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中,博雅中学成绩显著,推选10件作品参加比赛,共有10件作品获市级奖,8件作品获省级奖励,获奖率高达90%以上,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实现了新的突破,荣获2018年广东省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优秀组织奖(茂名地区唯一的一间获奖学校)。吴汉媚老师获第21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一等奖,吴丹媚、罗太生、钟永玲、朱容仪4位老师获广东省一师一优课,吴丹媚老师等14人获茂名市一师一优课。这是博雅中学长期以来重视信息化建设,倡导“行走的课堂”取得的又一成果。

以特色发展为理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塑造全新“博”、雅”人

博雅中学开展“雅言雅行”教育活动,以“雅行”新理念创新德育工作,加强班级的管理和建设,要求全体师生积极学雅规、练雅行、扬雅风,达到“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环境优雅”的教育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提升校园的文明程度。现阶段,博雅中学师生积极响应全市的“双创”工作,用雅言雅行之风去打造一个文明、干净、和谐的校园,为茂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立陶艺特色品牌

博雅中学秉承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2017年创立茂名市义务教育系统第一个专业的陶艺工作室——朱容仪陶艺工作室。学校培养专业的高素质陶艺教师团队,结合茂名本土文化编写两套校本课程和微课程,在南北校区同时开设陶艺社团、陶绘社团等四个陶艺相关社团,并在南北两校区开展普及性陶艺教学,是茂名市第一间让陶艺走进课堂的学校。学生王泳博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幼陶艺教育教学成果活动金奖,朱容仪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大力开展足球运动的指示精神,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博雅中学秉承“以体育人、以体健身、以体育心,特色强校”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工作。2016年,成为茂名市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学校足球队勇夺2016年“市长杯”足球比赛初中男子组冠军;2017年,成功申报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学校小低女子足球队荣获2017年“市长杯”足球赛市直属学校预选赛冠军;2018年,学校荣获局直属学校校园足球联赛暨“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赛(学校组)预赛优秀组织奖,学校足球队荣获局直属学校校园足球“市长杯”男子冠军。

展现合唱魅力

博雅中学坚持“以艺育人,以美育心,特色强校”的艺术教育理念,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全方位为学子们搭建一个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乐园。市博雅中学合唱团通过每个学期有计划的学习,有目的地训练,队员的演唱技巧、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都有长足的进步,合唱队的整体素质得到巩固、充实,演唱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能展现多种音乐风格与绚丽的色彩。学校合唱团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这个成绩是茂名市博雅中学乃至茂名市教育系统在省级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取得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和飞跃。学校合唱团连续三年荣获茂名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合唱比赛一等奖。

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博雅模式”

博雅中学秉着以人为本的心育理念开展形式丰富的心育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学生的受教育价值观、学习热情、应对压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力和自信心等得以显著提高。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茂名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心理协会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

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博雅中学注重打造名师工作室平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2011年,博雅中学成立了3个市直名师工作室;2013年,张洪平工作室和蔡小红工作室被评为市直“优秀工作室”;2015年,成立了广东省张洪平教师工作室;2016年成立了茂名市丁汉玲教师工作室;2017年底,张洪平名师工作室被省教厅评为优秀工作室;2018年,成立了广东省张洪平名师工作室和广东省丁汉玲名师工作室。专家引领,拾级而上,博雅中学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上的引领示范作用,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博雅中学被评为首批茂名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

办学成绩显著、成果丰硕

近3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各层次的学科竞赛,有390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有77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有438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教师的科研成果参加各层次的比赛,有137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有63人次获得省级奖励,有229人次获得市级奖励。学校是全国百所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单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广东省禁毒示范学校、茂名市2017年度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先进单位、“展示广东风采推介名优名师”优秀单位、茂名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茂名市无烟单位、茂名市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等,学校获广东省课堂资源征集集体奖,被省推荐参评全国信息化典型案例。学校荣获广东省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优秀组织奖、局直属学校均衡发展暨特色教育成果展一等奖等。

茂名市博雅中学励精图治、共谋发展,谱写着学校发展的绚丽篇章,博雅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引领莘莘学子怀揣梦想,给力前行!

文/图 通讯员 黄诗瑜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