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鼓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的农村独立性普通高中。校园占地面积1312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91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教职工350多人。
科学楼
学生公寓
物理实验室
花园般的校园
书香满校园
环境优雅的校园,错落有致的建筑,一流的教学设施,置身于花园般的高州市石鼓中学,让人自然而然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里真是一个求学的好地方!
谁能想象到,这间农村中学的高考上本科线以上人数、上省专线以上人数及上线率竟然能连续十五年稳居高州市第五,高州市农村中学第一!还创造了三年两度状元红的教育奇迹。
时至今日,石鼓中学已发展成为高州市农村中学的龙头、广东一级学校、全国特色品牌学校。
提升办学思想 彰显办学特色
石鼓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的农村独立性普通高中。校园占地面积1312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91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教职工350多人。办学设施完善,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安装了风扇、直饮水和热水供应系统,学生饭堂每层楼安装了5台液晶彩色大屏幕有线电视。教学理念先进,使用多媒体电教平台,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电脑、舞蹈、音乐、美术等功能室53间。如此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即使在一些城市学校也很难达到。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校园绿树成荫,绿化率达63.8%,是茂名市美丽校园。
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态势下,石鼓中学明确办学目标,把工作重心定位在“以责任教育为抓手、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稳定和谐为目标”,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更新办学理念,提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力求构建一个适应学校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框架,实现新的办学目标。
在全新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该校积极探索“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和谐管理”、“一手抓常规养成,一手抓服务意识”、“一手抓认同感培育,一手抓责任感渗透”、“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手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治校策略,努力践行“文明乐学进取,敬业善教奉献”的校训,努力实现创建国家级性示范性高中的目标。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力度。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走出了一条依靠教师办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路子。学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继续推行分级管理,学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班子建设 提升师德水平
学校要发展,班子是灵魂,教师是关键。”石鼓中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抓领导班子的学习培训,明确领导工作程序和言行规范,使领导成员树立起大局、团队、服务意识,加强沟通与合作。2009年该校黄信炎校长被评为“高州市劳动模范”,学校被评为“茂名市劳动模范集体”。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扎实开展党员教育评议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活动,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使“一位党员,一面红旗”的模范带头意识植根于每一位党员头脑里,体现在行动中。近年来该校党支部被评为“石鼓镇先进党支部”、“高州市先进党支部”、“茂名市先进党支部”,黄信炎校长被评为“石鼓镇优秀党支部书记”、“高州市优秀党支部书记”、“茂名市优秀党支部书记”。
注重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该校利用每次的政治学习和升旗仪式讲话,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教师的自我修养。
直面课程改革 向课堂要质量
“会管的管课堂。”该校十分关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常态课堂教学,学校分三个层面(行政—教研组长—教师),从数量和评价两个指标提出了观课的要求,促进常态下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中层以上领导每人挂一个年级,联系一个教研组,深入班级,与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强化“合作教学”行动研究,促使教师变革教学行为。为了让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转化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探索以“合作教学”课例研究方法和集体摩课模式,各科建立合作研讨式的集体备课制度,既凸现个人的作用,又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领悟与执行能力,每年都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教坛新秀。
学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发动教师和学生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到目前为止,学校开设有学科类研究课、兴趣类拓展课,成立各学科社团。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舞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该校学生表现非凡,如苏剑飞同学获得茂名市“冼夫人奖”书法大赛硬笔少年组一等奖,凌那伟同学获得高州市中小学生版画比赛一等奖,黄婵同学获得茂名中小学生手抄报一等奖,李如君同学获得高州市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2013年在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4人。
注重校本培训 打造优秀团队
石鼓中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该校积极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的作用,运用他们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教学案例,每学期每科组开设2节名师研究课,鼓励他们上好示范课,总结提炼各自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把名师的展示课件挂在校园网上,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也为名优(骨干)教师的继续发展搭建舞台。该校涌现出黄信炎、钟培昊等一大批市级学科带头人,黄信炎校长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批中学名校长。
注重引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他们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卢锦波、冯海旋、陈本昌、周永、黄艺玲、车碧燕六位教师在高州市第四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成为高州市获奖最多的学校。该校确立了科研先导思想。向教研要质量,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研活动,人人确定研究课题,并围绕课题上研究课。结合教学实际撰写优质论文,每年都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今年立项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4个。
注重教师的校本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通过启动“教师培养阶梯工程”等,实施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目前,该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化解生源劣势 高考连创辉煌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众所周知,作为一所农村中学,石鼓中学生源质量不是很理想。为了扭转劣势,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要求全体高三教师树立忧患意识,从早抓起、从严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高考备考工作;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方向,调整备考策略,改进备考措施,提高备考效益,既要抓好高三优秀生的辅导工作,又要抓好普通生的提高工作。强化目标管理,咬定“争先进位”的目标不放松,紧紧抓好层次教学工作。经常召开高三质量分析会,制订好教学计划、复习计划,注重提高教学、复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高度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特别是新课改中的新题型、新解法,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强化高考研究,各备课组精心研究历年年试题及分析报告,精心研究考试大纲,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命题的趋势,精心研究考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切实提高高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梅花香自苦寒来。该校高考上本科线以上人数、上省专线以上人数及上线率以连续十五年稳居高州市第五,高州市农村中学第一!创造了三年两度状元红;2007年,该校高三(6)班张善滔同学以满分的成绩勇夺广东省文基状元,2009年,高三(1)班吴再杰同学又以满分的成绩夺得广东省理基状元,开创了高州市农村中学获省高考状元的先河。2012年,高考上省专线以上1442人,上线率90.3%,车燕丽、朱伯豪同学乒乓球单项成绩满分,并列全省第一,梁炯声同学音乐术科成绩居全市第一。2013年高考又取得了辉煌成绩,陈星同学在广东省音乐类单科考试中,以总分280.134分的优异成绩,获全省第一名;梁梓衡同学音乐术科乐理100分,获全省第一名;刘六韶同学体育术科成绩296分﹙满分300﹚,获全省第三,茂名市第 一; 应届 考生 省专线上线率87.31%,仅次于高州中学、一中、二中,跃居全市第四,稳居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应届考生上重点线5人、居高州市第五、高州市农村中学第一;上本科线以上223人,居高州市第五、高州市农村中学第一;上省专线以上1276人,居高州市第五、高州市农村中学第一;省专线上线率达87.8%,居高州市第五、高州市农村中学第一;应届考生三A线以上上线人数697人,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均居高州市第五、高州市农村中学第一;体育类术科上重点线22人,上线率达33.8%,上本科线44人,上线率达95%,居高州市第一;体育类术科有4个选项和11个素质项目满分,居高州市第一;音乐类术科本科上线率达100%,居高州市第一;美术类术科上本科线36人,上线率达90%,居高州市第一;黄敏婷同学视练92分,单科高州市第一;荣获“高州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农村中学唯一学校获此殊荣﹚,2013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品牌学校”。
石鼓中学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及上级领导的肯定。近年来,先后获得“高州市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茂名市劳动模范集体”、“茂名市第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茂名市首批德育示范学校”、“茂名市安全文明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面对新机遇、新发展,石鼓中学全体师生正豪情满怀,继承传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打造优质教育、繁荣高州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石鼓中学,这颗粤西农村教育的明珠,必定会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