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捐髓救人 真情传递生命希望

2025年09月07日

■记者 欧梦霞 通讯员 卢谷
  本报讯
9月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22岁的林子康同学平静地坐在床上,血液缓缓流出,经过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再输回他的体内。四个多小时的过程,他始终面带微笑。“很荣幸留样入库后不到两年就帮助到别人延续生命。”他说。
  林子康同学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2023年5月,在学校组织的一场无偿献血活动中,他主动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没多想,只觉得如果能帮到人,挺好的。”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年后,2025年7月,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工作人员问我是否愿意捐献,我说‘愿意’。”林同学坦言,做出这个决定,他并没有太多犹豫,“生命是最重要的,换作是谁,可能都会这么做。”尽管家人起初有些担心,但在他的解释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沟通下,最终都选择支持他。
  9月5日,林子康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我市第12例、全省第2461例、全国第20965例捐献者,同时也是我市首位在校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所捐献的“生命种子”已于当天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为危在旦夕的生命重启希望。
  广油党委副书记李为民一行专程来到医院看望林子康,亲切询问他的身体恢复状况,并为他送上鲜花和祝福。“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心与勇气,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林同学回应道:“感谢学校的培养和支持,这只是我应该做的一件小事。”
  据了解,作为广东省红十字标准校、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首届广东省文明校园,学校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师生思想道德教育,积极鼓励并支持师生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公益事业,将其融入立德树人与实践育人的全过程。学校定期联合血液中心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营造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校园氛围,学校将公益奉献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对参与各类爱心行动的学生给予相应激励,积极营造崇尚奉献、关爱他人的校园文化。
  “他不是‘英雄’,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学生,但他的选择,却挽救了一个生命。”广东省红十字会捐献管理中心主任吴梦晴表示,造血干细胞捐献科学、安全,不需要钻骨抽髓,目前多采用外周血采集方式,与成分献血类似。“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够像林同学一样,通过行动消除误解,为更多患者带去重生的机会。”
  目前,林同学身体状况良好,明天将返校学习生活。他说:“如果未来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依然会站出来。”生命的接力,没有终点;爱心的传递,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