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药食同源理念,助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16日

梁媛婷(化州)
  随着化橘红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标志着化橘红产业开启了“药食同源”时代,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释放巨大的市场潜能。近年来,民众的健康观念不断增强,从传统的“吃药治病”观念逐渐转变为健康养生“防未病”,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必将带动药食同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化橘红作为本地独有的“土特产”,素有“南方人参”之称,是“十大南药”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药食同源市场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化橘红产业要将食药同源理念融入产业链各环节,以产品组合优化、技术转型升级等打造化橘红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化橘红向“千亿产业”迈进,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要加强化橘红产业的全链条监管,针对种植不规范,生产标准、制作流程参差不齐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从种植、采集、加工、检测、储存、包装、销售、运输等环节上制定严格标准制度和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知、动向可追、质量可查。同时,定期派出专业农技人员对产业园、生产基地、农业合作社、农户等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化橘红产量和质量。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以“品牌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化橘红是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化州特有的地道中药材和名贵土特产。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高化橘红的品牌影响力,立足化橘红历史文化,讲好化橘红文化故事和传承故事。除了通过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外,还可以依托新兴媒体加强网络宣传,鼓励企业和新农人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除了要积极组织相关展销会、推介会、农民丰收节和相关文体活动外,还要借三产融合的力量,探寻新型营销模式,进一步提高化橘红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这方面可借鉴江门市新会区的做法:加快打造陈皮文旅项目,在吸引游客和采购商的同时扩大新会陈皮的知名度,并且通过举办新会陈皮文化节以及新会柑农节、中国农民丰收节、陈皮美食旅游节、陈皮预售季等大型陈皮主题节庆活动,有效扩大新会陈皮的品牌效应。
  以“多元化”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由于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影响,消费者对于药食同源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如中老年群体更关注药食同源产品的功效性,而年轻群体则更倾向于兼具美味和便捷性的产品。因此,化橘红企业需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多元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充分挖掘药食同源品种在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品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如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抓住“药食同源”契机,充分发挥当地黄芪品质优势和区域公用品牌效应,以黄芪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引进黄芪深加工企业27家,发展了黄芪药用、黄芪酒、黄芪食品、黄芪茶品等7大类超过100个品种,形成固阳黄芪多元化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当地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专业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要加大对化橘红产业的科研投入,利用大数据对药食同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精准研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化橘红产业的精深加工程度,以技术、产品、产业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打造化橘红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要建立健全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中医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市场营销等多领域的人才。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产业向高端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