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 记者 李光耀 通讯员 曾小梅 余永飞 7月10日,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湛江徐闻和安镇党委、政府共同举办的“润心育成长,携手向未来”——防性侵、防辍学宣讲教育活动在和安镇综合文化楼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派出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突破传统宣讲的单向传播模式,以“听得进”的语言、“记得牢”的情节,让当地学生和家长真正理解潜在风险,掌握实用的法律知识与防范技能,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活动带给观众沉浸式教育体验,吸引了当地各中小学在校学生及家长参加。
专业宣讲,筑牢法律认知。闫晓玥博士从法学专业视角切入,系统梳理儿童性侵犯的现状特征、法律责任界定及典型案例警示,深入解读防性侵相关法律要点。同时,清晰指导青少年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具体路径,明确家长在保护未成年子女中的责任边界,为听众构建起系统的法律认知框架。
情景演绎,活化法律知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礁石灯塔实践队紧扣防性侵、防辍学主题,以当地方言演绎了一则未成年辍学女孩遭遇邻居侵害的故事。通过生活化的对话、真实的情节冲突,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场景,在互动交流中强化观众对潜在危险的敏感度,让法律知识自然融入认知体系。生动活泼、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引起了广泛共鸣。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表演,既有趣又有益,情景剧所传达的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此次校地联动是多方协同守护青少年的重要举措。活动通过“方言+普通话”“宣讲+情景剧”的巧妙融合,让普法教育真正扎根基层、深入人心,多元形式的教育探索取得良好普法效果。
据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百行动”结对帮扶湛江徐闻和安镇,本次活动作为落实“双百行动”结对帮扶的具体实践,将高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既发挥了高校的理论与专业优势,又为乡村振兴中的青少年保护工作注入新动能,彰显了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