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下乡行 青春聚力“百千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沁园碧水”实践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07月25日


  茂名晚报讯  记者  宁钰燕  近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沁园碧水”实践团走进茂名市生态环境局茂南分局,开展了为期两周的2024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据了解,“沁园碧水”创新团队成立于2019年,是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主要由国家级领军人才杨春平教授以及吴少华副教授负责指导。团队秉承“青山绿水,绿色环保”的理念,主要面向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和农村污水处理难题进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光催化、吸附等技术研发和工艺集成和应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学科竞赛国家级奖5项(包括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3项,广东省攀登计划省级重点项目3项。在今年暑假,“沁园碧水”创新团队组建实践团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据队长杨力尔介绍,本次实践团由13名大一、大二学生组成,划分不同的组别和任务。采样组负责到茂南区各村实地采取农污水样,实验组负责在监测站的实验室协助开展对水样分析与检测,质控组负责协助做好文件资料、记录、档案的管理工作。
  活动期间,实践团先后去往茂南区高山镇、镇盛镇、公馆镇二十多个采样点实地采取农污水样。“我们在黄站长的指导下使用奥维互动地图进行采样定点并进行流域图定点摸排污染溯源,跟随工作人员前往采样点进行协助采样,并且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采样组成员陈宗永告诉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采样污水的相关步骤和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也对污水采样与处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有不少同学表示“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检验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的平台,大家均有机会参与到不同的工作组,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里发挥所学所长。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能够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实在在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体现了学校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实践团指导老师卢谷指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促进“产学研”融合,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衔接,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市生态环境局茂南分局办公室主任戴莉莉表示,未来将持续探索地方政府和高校常态化合作模式,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结合政策方针和青年视角宣传生态保护理念,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百千万工程”建设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