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藤岭记

2023年07月06日

  ■张宁
  少时爱追梦,以为爬上高山就能摸到天边。入学前,农忙父母每每把我带到田间玩耍。有时经过后山的梯田,远远能望见一座比我们后山还高的山,便指着问:“那是什么山?”答曰:“白糖岭。”于是好生奇怪:难道山上有白糖?便暗想,我以后一定爬上那山看个究竟。
  又长大了一点,父母带我去走亲戚,那亲戚的家就在“白糖岭”脚下的山村里。于是去路山重水复,似无尽头。那时出行多以脚量地,却也不知道走了多远,总觉得路在左曲右拐,而那山头在左闪右避,似乎总走不到它跟前。
  可是高山仰止,却也坚定了我日后爬上去的信心和渴望。
  后来上小学三年级,一次读到六年级师兄写的一篇作文——《白藤岭记》,才知道“白糖岭”是“白藤岭”的口误。那篇作文不但没让我因山上没白糖而失望,反而让我更想登上去一览那如画的美景。那时候很喜欢一句话:“无限风光在险峰”,那篇作文让我知道了白藤岭是我们镇的第一高峰。
  终于,到了五年级,一次户外秋游,学校组织了登白藤岭的活动。出发那天阳光明媚,我心情激动不已。那时家贫,没有登山鞋,穿着凉鞋跟着队伍,竟也完成了登顶。当我踩着山顶的松软的草坪,吹着甜甜的山风,看到一条公路依着一条河流如两根飘带蜿蜒到山脚下,又宕然飘开去,绕过山后又相互缠绵远去,早已忘记了脚丫的酸累了。只想极目看清那渐流渐远的小河,怎样渐远渐宽,最后汇成了一个山间大湖,那是玉湖了。玉湖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山间,而公路绕过玉湖后,融入了一片楼宇森林里,那便是高州城了。
  登上高山了,我却未摸到天边,只看到河与路都越向前越开阔。而有更高的山静待远处,似乎是在默默招徕我更远大的梦想。
  而我要下山了。当晚回到学校,抚着累得几乎瘫痪的双脚,我不无辛酸地想,有没有可能,有朝一日不用走那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山脚,却有一条坦途直通山脚,一车飞驰过去,然后登顶呢?而我回想那天从山顶看到,山脚下的公路弯曲得如同一条受惊而乱扭身姿的蚯蚓,少有的几辆汽车经过时不得不龟速爬行,就觉得梦想十分遥远。
  后来上初中,高中,足力更健旺了,也曾同伙伴骑自行车到山脚下,再登上过两三次。公路虽然从泥土路改成了柏油路,却还是弯曲如旧,细如麻绳。
  而我逐梦的步伐未因前路的弯曲细小而停止,反而为了追求广阔天地而与家乡渐行渐远了。
  多年后,我驾车回家乡,经过白藤岭脚时,不禁在路边停车,眺望那山巅。它依旧巍峨,公路虽有所拓宽改直,也少了坎坷,但依然要爬上山腰然后俯冲而下。天堑变通途,似乎只能是一觉黄粱?
  又几年未回家乡。今年春节到姐姐在外的家中拜年,姐夫说起家乡有些田地被征收了,说是要建高速公路,我听了也只是哦哦应答,敷衍了事。毕竟事不亲历,没切身感受。他说,到时候从白藤岭脚下打通一条隧道穿岭而过,可我还是想象不出那光景如何。
  前几天,下班吃完饭后,在手机上闲刷视频,忽然刷到一条古丁高速公路建设的最新航拍视频,在画面中,我看到了熟悉的山峰和河流,还有那条蜿蜒的公路。而如火如荼在建的高速公路工地却是陌生而亲切。山依旧叠翠,水依旧秀丽,而忙碌的人更朝气蓬勃了。就如几曾敢想有朝一日可太空揽月、大洋捉鳖,而今已是天宫登月蛟龙深潜万里。
  看到画面中忙碌的工地,我真想又一次跃身白藤岭顶,伸手可抚那坦荡如展的前途。
  高州,从无高速公路到如今高速公路要从我们镇上经过了,天堑真的变通途了。
  我一遍遍地看着视频,在画面中游目骋怀,思接千载。我愿是那山中的一棵树,无论屹立多少年,我爱那山峦起伏,亘古不变。然而我相信山中无岁月,人间已千年,弹指一挥间就可以换了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