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奇
(接上期)
岭南这块偌大的地方,它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远离中原,濒临南海,是中国对外交通和发展海上贸易的门户和窗口。因而,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经济上,这里是金、银、宝玉、珍珠、玛瑙、象牙、犀角、玳瑁的产地,历来都为中原人所垂涎,因之,它也成为历代统治者剥夺的对象。而岭南的广州,虽然作为行政管治机构的所在地,但还未完全形成岭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朝廷中央对它直接统辖的能力还不够强。
由于种种原因,岭南屡屡成为一些军阀分裂割据称雄的基地。
冼夫人以锐利的政治眼光,看到岭南动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全局和岭南局部的关系紧张。作为岭南的重要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的领导者,她果毅地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和岭南安定的时代使命。她把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作为自己最高的理想和追求,言必信,行必果,为之奋斗终生,这就是她爱国统一精神的思想基础。她的爱国思想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升华,她不愚昧地拘于一朝一姓狭隘地效忠尽节,而是审时度势,面向全局,胸怀国家和岭南百姓。她爱的国是一个历史范畴,梁朝的君主姓萧,陈朝的君主姓陈,隋朝的君主姓杨,她并不是认定了忠于哪个姓,哪个朝代,这是合乎历史的实际情况的。在那个大混战、大分裂、大动乱的时代,改朝换代是常有的事,但冼夫人爱的是国家,是人民,她完全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她很有洞察时势、驾驭时局的能力,很有识别正义非正义、进步非进步的原则。梁朝时,侯景叛乱,非正义;陈朝时萧勃割据分裂、欧阳纥叛乱,非正义;隋朝时徐磴、王勇反统一,非正义;王仲宣叛乱,非正义。因此,她坚决地领兵平叛,排除障碍,义无反顾。陈霸先北伐卫国,正义;章昭达、鹿愿平叛,正义;韦洸奉诏入广州,正义。她都坚决地给予支持。她毕生坚持真理,勇敢坚定,利用她的威望和实力,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投入维护国家统一和岭南安定的事业。她自己也常常教育子孙们说:“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这就是她爱国主义的心声。正因为这样,她能经历三朝,而三朝都把她看成有功之臣,给了她很多赏赐和封赠。梁朝封她为“保护侯夫人”(见谭应祥《冼夫人年谱》);陈朝封她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见《隋书》),“高凉郡太夫人”(见《北史》);特别是隋朝,封她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连她的丈夫冯宝,也追封为“广州总管”“谯国公”,这个封爵在封建时代仅次于“王”一级。隋文帝还特颁敕书,表彰她的功勋业绩,说她“情在奉国,深识正理”。还赐给她特权:“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调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均见《隋书·列女·谯国夫人》)。这是隋文帝对她的最高信任。“开幕府”,就是设立将军衙门,由她自己委任长史以下的官吏;最特殊的是授权她调动岭南部落和六个州的军队,若有紧急军情,可以不经朝廷批准,由她自行决定处理。这就是说,广东、广西、海南的军事大权,完全掌握在她的手里,把她看作国家的栋梁、岭南的屏障,看作保护国家和岭南的依靠力量。她死后,还赐赠“诚敬夫人”的谥号。300多年后,五代十国时的南汉,还封她为“清福夫人”,400多年后,南宋追赠“显应夫人”、“柔惠夫人”,1200多年后,清朝同治皇帝追赠给她“慈佑”两字的敕赐。
历代论者,对于冼夫人的爱国统一精神都异口同声给予充分肯定和极高的评价,甚至把她同西汉霍去病、东汉马援、唐代郭子仪相提并论。
现代的史家、学者、政治家,都高度赞扬冼夫人,认为她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她的精神是伟大的,行为是进步的,历史贡献是非常卓越的。(未完待续)
编辑:李仁娟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