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5年新会员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捷
  本报讯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2025年新会员名单,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吴松赫然在列,成为广东省66名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5年新会员之一。
  吴松1994年读大学期间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茂名日报》《茂名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50余万字,散文《故乡的茶籽林》入选百度教育试题库,《大美七星》《趁墟》《驻村日子》等作品入选“记录小康工程·广东数据库”;先后出版了《明亮专注乡里的双眼》《美人圆月咱故乡》《独秀故乡曲》《鉴江新语》等四部文学著作,四部著作分别由军旅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罗瑞作总序,茂名日报原副总编辑、茂名晚报原常务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杨建华,著名作家、茂名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晓音,茂名市政协文史专员、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智库专家、茂名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原部长何火权,《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茂名市作家协会主席张慧谋作序,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学翔题写书名。
  吴松的文学作品以故乡茂名作为核心创作主题,聚焦地方文化、社会热点和乡村振兴,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文学作品兼具思想性、文学性和现实性,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故乡三部曲》(《明亮专注乡里的双眼》《美人圆月咱故乡》《独秀故乡曲》)形成完整的创作脉络,从恋乡怀旧到乡土抒写,再到文化述评,呈现了从个人情感到社会责任的渐进式表达。
  吴松作品语言凝练生动,以散文、纪实、评论、杂文、随笔等形式,对地方经济、文化现象进行多维度剖析和叙事。散文集《鉴江新语》,杂文、随笔与散文糅合,将散文的文学性、杂文的思想性、历史的考据性融会贯通,融合地方文史考据(如冼夫人文化)与社会热点评论,讲好“好心茂名”故事,梳理述评地方文史,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具,并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将时代议题融入乡土叙事,展现吴松作为作家的敏锐观察力与批判精神。散文集《美人圆月咱故乡》,为《故乡三部曲》之一,以工笔式细节描写粤西乡村风貌,呈现农耕文明记忆,赋予散文画面感。散文集《独秀故乡曲》,围绕冼夫人文化、潘茂名文化、好心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荔枝文化、沉香文化、化橘红文化等茂名特色文化,通过评论、散文、杂文、随笔等形式展开深度挖掘,彰显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经济评论集《明亮专注乡里的双眼》,注重茂名经济发展的叙述,把每一篇文章连接起来,可以折射出茂名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