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以技赋能、以智兴农
为乡村电商注入校地协同新动能

■记者董玉奎 通讯员陈敏华
本报讯 近日,为期七天的“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金塘镇兴乡青年网络技能培训班圆满结业。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以“扎根乡土、精准赋能”为导向,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技术化平台支撑、长效化合作机制,为60余名乡村青年骨干注入电商“新技能”,以高校智慧助力农村电商从“破局”走向“提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校地协同搭平台:从“单点帮扶”到“体系化赋能”
“农村电商不是简单开直播,而是要打通‘人、货、场’全链条。”广茂农林职院实训中心主任、茂名市乡村振兴学院负责人丁富贤在开班仪式上强调。早在2024年12月,该校便率先在茂南区金塘村委会挂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此为起点,逐步构建起“政府+高校+村集体+企业”的协同育人体系。
此次培训班正是该体系的生动实践。广茂农林职院联合团市委、金塘镇政府,聚焦“百千万工程”人才需求,针对性设计7天课程:茂南区金塘村党总支书记罗水渠主讲《账号定位与人设打造》,广茂农林职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梁诗维讲授《剪辑思维与创意》,丁富贤讲授《AI实操与提效》,覆盖账号运营、内容创作、技术工具、直播实战全流程,将“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贯穿始终,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
广茂农林职院同步推进“百村产业发展联盟计划”,已在茂南区、高州市等10多个镇的20多个村委会设立实践基地,通过“基地+培训+陪跑”模式,让电商技能培训从“短期课程”延伸为“长效服务”。
技术赋能破瓶颈:AI +冷链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更顺畅
“过去拍视频要学半天剪辑,现在用AI工具,手机点一点就能生成爆款短片。”丁富贤讲授的《AI实操与提效》课程上,学员们对AI技术的应用赞不绝口。这背后,是学校深耕“新媒体电商+ AI技术+冷链物流”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的成果。
针对农产品“出村难”的痛点,广茂农林职院联合村集体推进“一村一仓/店一主播”计划。在金塘村建立的冷链仓储基地,通过“田间直采—冷链锁鲜—直播预售”模式,让荔枝、罗非鱼等特产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高效配送。数据显示,借助该模式,金塘村荔枝预售订单同比增长300%,罗非鱼直播销量辐射全国10多个省份。
人才孵化树标杆:从“培养主播”到“激活生态”
“村支书不仅是村干部,更能成为家乡特产的‘最佳代言人’。”学校在培训中重点推进“村支书IP打造”计划,金塘村党总支书记罗水渠便是成功案例。在广茂农林职院创新创业团队指导下,他以“罗非鱼村支书”人设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10万元,成为学员们的“身边榜样”。
除了培育带头人,学校更注重“人人电商”生态构建。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仅掌握直播话术、流量运营技巧,更学会带动身边农户参与——有的学员计划组建“村播小队”,有的则打算教家人用朋友圈推广腐竹、荔枝等特产。正如结业仪式上学员所言:“我们不仅要自己‘会播’,更要带着全村‘一起播’。”
对于学员的后续发展,学校将持续提供技术支持:“从账号诊断到供应链优化,我们的师生团队会全程‘陪跑’,让培训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此次培训班的结业,是广茂农林职院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里程碑。从课程设计到技术支撑,从人才孵化到生态构建,学校以“接地气、能落地、可持续”的实践,诠释了农林高校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地协同”模式,把“金塘经验”复制到更多村镇,让AI技术、电商思维融入田间地头,让更多农村青年成为“新农人”,让更多“金塘味道”走向全国,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高校动能”。